0760-88818512

官方微信

搜索关键词:

亚太家具协会名誉会陈燕木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家具产业发展——家具产业转移乃历史必然
专栏:行业动态
发布日期:2009-07-09
阅读量:852
作者:admin
收藏:
发布时间:2009-07-09     阅读:740 次     来源:珠三角家具

亚太家具协会名誉会陈燕木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家具产业发展——家具产业转移乃历史必然

台湾家具产业转移到大陆,促进全中国家具产业飞速发展

《珠三角家具》报记者 段麒 特约记者 陈江翔

 

近日,亚太家具协会名誉会长、运时通家具集团董事长陈燕木接受了《珠三角家具》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了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的进程。产业转移是历史的必然,有台湾的家具产业转移到大陆,更快地促进了大陆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

 

历史的巧合

 

    运时通家具集团创立于1973年,也正是这一年,台湾家协正式成立。1996年,由于90年代台湾面临台币升值,台湾劳工成本大幅上涨,竞争力逐渐衰退,运时通决定到大陆投资建立现代化床垫生产基地,成立运时通东莞厂。在这一年里,历史再次出现巧合,东莞市家具协会也于1996年正式成立。两次历史的巧合注定了运时通将为台湾家具产业和东莞家具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70-80年代:

台湾被称为家具王国

 

    上个世纪70-80年代,台湾是家具产业整个亚洲市场的领军地区,当时台湾家具在欧美市场所占的份额非常大,台湾被称为家具王国。以台湾木制家具为例,台湾木制家具产值在1989年达到最高峰,年产值高达13亿9485万美元,较1988年增长127%。

90年代:

台湾出口型企业开始产业转移

 

    进入90年代,由于台湾整个制造业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美国看到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始迫使台币升值,美元与台币的兑换从1:40升到1:24,台币升值的同时,台湾劳工成本也开始大幅上涨,台湾的家具产品在国际上的价格优势开始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家具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台湾生存下来已经非常困难,企业要想求发展求生存,产业转移成为其唯一的出路。恰逢此时,中国大陆向台湾企业敞开了怀抱,在政策上,从多方面提供支持和优惠迎接台湾企业的产业转移。此后,台湾的家具大亨,如:台升、运时通、大宝等先后在中国大陆投资设厂。

 

转移到大陆飞速发展

 

    当时,中国相对丰富而廉价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为接受台湾家具产业的转移提供了条件,及时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更加速了这种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随后台湾的家具企业开始大规模向中国大陆转移,以“台升”和“运时通”为代表的台资家具企业更是在东莞大岭山建立了功能齐全、配套协作的家具生产和出口基地。再后来,家具涂料、家具机械、家具五金配件、家具营销企业也开始落户中国,并不断扩大规模。随着台湾家具产业的转移,它不仅仅为中国家具产业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以及先进设备。当时,中国家具产业在台湾家具企业的领军下,以及香港家具企业的支援下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了国际。

    在今天,中国家具产业之所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转移过来的台湾家具企业都是以出口为主的。出口企业的成本是以离开港口为界线的,离开港口前所有费用都是生产企业的,离开港口后所有费用都归客户。由于珠三角和长三角都距港口较近,具备物流成本低的优势,所以就成了当时家具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也因此,尽管中国内地劳工成本低于珠三角,但出口型企业仍选择坚守珠三角。

面临同样的再转移课题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样也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大陆家具产业面临90年代时期台湾家具产业同样的难题。目前,对于外销企业来说,影响最严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人民币汇率的提升,如果中国政府不将汇率稳定在6.8以上,中国家具产业将同样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同时,2008年上半年出口退税率的下调(下半年上调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以及工人工资、劳动力成本的提升,现在看来,总体成本上升高达20%,这对出口型企业就是很大的危机。

 

严冬寄语:

以改革与创新化“危”为“机”

     

    在2009年运时通人行动准则里的第一条就是“改革创新:改变就是希望,目标一定达成。”这也是给整个中国家具行业的严冬寄语。可以说,家具产业的严冬也正是市场决胜的重要时机,既是机会也是转变,整个家具产业需要在改变与创新中去迎接希望,企业家更要勇于面对,大力投入经营的改善,以期待企业的长久发展。(珠三角家具网www.zsj-furniture.com转载自《珠三角家具》报第55期)

 

 


上一页:顺德职院彭亮谈院校家具人才培养
下一页:联邦以多种培训方式缔造人才竞争优势
Baidu
map